close

  □本報記者朱寧寧文/圖
  民進浙江省杭州市副主委、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王鳴,是十一屆、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。全民健康日、流浪兒童救助、垃圾分類立法……醫生身份讓王鳴代表更多地關註國民健康及教育問題。
  “中國要崛起,要實現中國夢,從根本上講要靠人的因素,這其中又分硬件和軟件兩部分。我們作為醫生,管理的是人的硬件,也就是身體素質。而軟件則是教育素質。國民身體好、素質高,國家才有希望。”王鳴近日在接受《法制日報》記者採訪時說。
  從1983年,王鳴就開始了自己的執業醫師之路。歷經30多年的執業生涯,如今他已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腎病專家,在腎穿刺活檢、血液凈化、腎移植等各類腎臟疾病的治療和管理方面頗有建樹。每逢他出診的日子,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非常多,上午的專家號一直要看到下午才能結束。
  自打有了全國人大代表這個身份之後,王鳴發現,有些人經常在他出診的時候靜靜坐在診室外等候,但他們並不是來看病的,而是想向王鳴這個人大代表反映情況,違規建築、裝修垃圾污染等都是他們反映的問題。
  自己的診室成為老百姓反映問題的接待室,王鳴對此既感到欣慰,又感到壓力。他說:“現在代表工作愈加公開透明,我們的職業、工作地點等都會讓群眾知道,很多人就是衝著這個人大代表的身份,專門找到我反映問題,群眾的信任讓我對代表身份的敬畏感不斷提升,也愈發想真正反映出民意,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。”
  2008年3月,作為新任代表的王鳴,向全國人大會議提交的第一份建議是《將本屆奧運會舉行開幕式的這一天——8月8日,定為中國“國家體育日”》。王鳴的初衷很簡單:把健康向上的大眾體育精神傳達給公眾,希望人人鍛煉、人人健康。這份議案隨即引發熱議,一度成為輿論焦點,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響應。最終,8月8日被確定為“全民健身日”。王鳴對此感到十分欣慰和激動,也更加激發了他的履職熱情。
  身為人大代表,調研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日常工作,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前提和關鍵。深入到群眾中去、深入到生活中去,才能真正獲知民情、感知民意。王鳴之所以能屢屢提出很多“接地氣兒”的高質量民生建議,除了他的急診室,還有另一個“殺手鐧”——學校的飯卡。名醫教授的身份讓王鳴有機會經常深入到杭州的各大高校,他藉此辦了很多張各個學校的飯卡,每到吃飯時間,他就會來到食堂邊吃飯邊跟學生聊天,瞭解他們對社會問題的看法,甚至會與他們合作開展調研活動。
  王鳴說:“現在很多學生都有社會調查作業要完成,但又不知道如何選擇課題,我就會建議他們去做一些跟民情有關的內容。比如垃圾分類問題,為什麼在我國一直難以真正普及,我就會建議他們去調查,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。究竟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夠,還是老百姓接受度不高,還是相關知識沒有普及到位,甚至我還會建議他們親自去一些政府部門看看是否在進行垃圾分類。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得到鍛煉,也可以讓我們獲得真實可靠的數據分析,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意見。”
  經常出國進行學術研究的王鳴,還十分註重觀察國外的一些先進做法和理念。比如垃圾分類立法的想法,就是源於他上世紀90年代出訪德國的經歷。
  “那時候,我在機場等待接機,正巧就看到有一排排各色的垃圾桶,上面有不同標識。一個幾歲大的孩子,正在按照標識挨個打開垃圾桶蓋子,把垃圾進行分類投放。這麼小的孩子就已經對垃圾分類有了認識,而且還能夠執行,這一幕對我觸動很大。”在之後的訪問活動中王鳴發現,在德國,無論是現代都市還是鄉村小鎮,全國街頭巷尾垃圾箱的款式、造型、功能和顏色全部統一。四種顏色,四個投入口,醒目地標有玻璃、紙張、果殼和包裝材料,圖文並茂,就連小孩子也不會弄錯。
  回國之後,王鳴開始關註垃圾分類的情況。經過大量調研,在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,他領銜提出關於立法規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議案,建議儘快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法規條例,完善公共配套設施,普及健康生活方式,吸引公眾廣泛參與,並巧用財政經濟杠桿,建立回收利用產業鏈。議案所提問題至今仍是備受關註的熱點話題。
  談及下一步關註的領域,王鳴說,2013年夏天浙江遭遇到颱風災害,很多企業公司損失慘重,但卻很少得到保險的救助。現在我國每年都要應對很多自然災害,但目前保險體系還很不完善。我認為保險教育應該作為社會科學學科進入高中課程,從中學生階段就開始普及保險知識,以便在出現意外情況時可以得到及時有效救助,獲得更多保障。
  醫生的身份,讓王鳴尊重生命、尊重患者;代表的身份,讓他尊重生活、尊重人民。保持這些尊重,並將其作為每項工作的動力,是王鳴一直努力的方向。
  (原標題:王鳴代表:用小飯卡調研出大民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kgb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